大菱鲆健康养殖技术指南(四)
 

四、苗种培育 

(一)环境条件 

育苗场址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,通讯、交通方便,电力充足,具有淡水的地方。地理位置应临近自然海水,潮流畅通,临岸海水较深,不易受大潮侵袭,场地开阔,滩地平坦。礁滩、沙滩和泥沙滩均为理想之处。水源地水质应符合国家渔业水质二级标准(可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)。厂区附近海面无污染,不含泥,含沙量少,水质清澈。海水井水质优良,重金属含量不超标,无任何沉淀物和污物,水质透明、清澈,盐度在20以上。 

(二)育苗设施 

应包括苗种培育室、生物饵料培养室、充气设施、控温设施、水处理设施(包括紫外线消毒设备)以及进排水设施设备等。 

育苗池分为前期培育池、后期培育池、中间培育池等几种。 

前期培育池:用于将初孵仔鱼培育至开始变态向着底转变的稚鱼阶段。培育池圆形或方形水泥池,面积1020平方米,深0.81.0。但为了确保仔鱼获得良好的培育环境和便于操作管理,高密度育苗时,一般使用810立方米水池比较适宜,如果将初孵仔鱼一次培育到2030毫米,则可用3040立方米水池为好。 

后期培育池:用于将鱼苗培养成3厘米左右,此时绝大多数苗种已完成变态,逐渐转入底栖生活。鱼池面积2040平方米,水深11.5,有独立的进、排水口;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的坡度倾斜,以利于排水。

中间培育池:鱼苗长到约3厘米时,多数苗种已完成变态,逐渐转入底栖生活。为提高养殖苗种质量,需转入中间培育阶段。至5厘米以上才可作为商品苗种提供养殖所用。鱼池圆形或方形水泥池,面积3050平方米,池深0.81.0,要求水循环和排污功能良好。  

饲料培育培养设备、设施见表

饲料培养设备设施

设施设备

容积或面积

水深

一级培养容器(三角烧瓶或透明塑料袋)

100毫升300毫升500毫升1000毫升3000毫升

二级培养池(水泥池)

210平方米

80100厘米

三级培养池(水泥池)

2040平方米

1.01.2 

轮虫培养池(水泥池)

545平方米

1.41.5 

卤虫孵化器(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或圆形水泥池)

0.55立方米

(三)生物饵料培育 

大菱鲆苗种培育使用的生物饵料主要有海水小球藻、轮虫和卤虫。 

海水小球藻为拟球藻。在生产上多采用一次性培养法。主要根据大菱鲆苗种生产流程和仔稚鱼需要、投喂的时间和数量来决定培养的批次和规模。 

轮虫为褶皱臂尾轮虫。轮虫的培养一般采取一次性培养法和连续培养法,或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培养。经过培养的轮虫必需进行营养强化,营养强化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。强化的途径有两种。一是用富含EPA/DHA的海洋微藻,如三角褐指藻、等鞭金藻、小球藻、微绿球藻等投喂轮虫。其中以小球藻、微绿球藻最为普遍;二是用富含EPA/DHA的人工强化剂,如乌贼鱼油、鱼油等产品。投喂鱼苗前612小时,进行强化培养。 

卤虫采用卤虫孵化器进行孵化,幼体经分离后进行营养强化,再采收投喂大菱鲆仔稚鱼。卤虫的强化,参照轮虫的强化方法。 

(四)仔稚鱼培育 

1.环境要求 

大菱鲆虽然为广盐性鱼类,但苗种培育的盐度以3040为宜;水温1318,早期仔鱼培育期,水温应与孵化水温一致,第2天开始缓缓升温,10天后升到1618,并稳定在18;光照强度5002000勒克斯,光线应均匀、柔和;pH7.88.2;溶解氧6毫克/以上。 

2.培育密度 

培育密度应根据水温、溶解氧、氨氮等指标而定。一般情况下,初孵仔鱼密度12/平方米。仔鱼体重至0.1/尾,培育密度20003000/平方米,换水量56个循环/日;仔鱼体重至0.5/尾,培育密度15002000/平方米,换水量68个循环/日;变态伏底稚鱼(体重2/尾)10002000/平方米,换水量810个循/日。 

3.培育期的管理

孵化仔鱼15天内可采用静水培育方式,日换水量可由1/5增至全部换水,日换水次数可由每天1次逐步增至每天两次;从第6天开始建立流水培育程序,水交换量随仔鱼的生长和密度的增大而逐步增加,可渐增至34个循环/日;仔鱼体重至0.1/尾,换水量56个循环/日;仔鱼体重至0.5/尾,换水量68个循环/日;变态伏底稚鱼(体重2/尾),换水量810个循环/日。

育苗容器中良好的充气条件有助于增进鱼苗食欲、加速生长、抑制细菌增殖和提高育苗成活率。培育水池用68个气石进行微充气,510天仔鱼最佳充气量为每小时30/立方米,以后随着鱼苗的生长逐渐增加充气量,直至每小时60/立方米

采用专用的清底工具(丁字形吸污器)清底,一般每天清底12次。 

4.饲料投喂 

苗种培育饲料系列主要有小球藻、轮虫、卤虫等生物性饲料和颗粒配合饲料。

小球藻:在苗种培育早期,从进水管以微流速加入,使水体中小球藻的浓度保持在810万个/毫升水体,一方面用于保持水色,另一方面提高轮虫活力。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小球藻应新鲜无污染。

轮虫:轮虫作为开口饲料。从孵化后第3天投喂,连续投喂1520天;每日投喂24次,轮虫每次投喂使水体达到510/毫升,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轮虫应冲洗干净,无病原。

卤虫:从第910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,连续投喂20天左右;每日投喂24次,每次由开始的0.10.2/毫升,逐步增加至12/毫升。苗种培育期间使用的卤虫应与卤虫壳完全分离。

配合饲料:第1215天开始投喂颗粒配合饲料直至育苗结束。大菱鲆苗种25天前颗粒饲料粒径250400微米0.10.15体重的仔稚鱼颗粒饲料粒径微400600微米0.5体重颗粒饲料粒径微800微米左右。随着鱼体的生长,配合饲料粒径逐渐增加。配合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515%。饲料颗粒大小适口,投喂及时,宜少投勤投。 

5.分苗

随着育苗的生长应定期进行分苗。孵化后1520天进行首次分苗,第3035天可以进行第二次分苗,第60天进行第三次分苗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苗可从密度上加以稀疏,第三次则需按大、中、小三个等级进行分拣,分类培育。 

6.鱼苗危险期(出现死亡高峰时期) 

在大菱鲆仔稚鱼发育培育过程中,有几个死亡率高的危险期,要特别注意,只有精心看护才能安全度过,才能得到高的存活率。

1开口初期,死亡率在520%,与操作和初孵仔鱼质量有关; 

2孵后第8天左右,死亡率在60%左右,与开鳔是否正常和外源性饵料质量有关; 

3孵后第15天左右死亡率约在10%左右,可能与鱼开始变态及饵料质量有关,可能与变态深入发展、内部结构调整或环境状况恶化有关。实践证明:如果总的环境良好,而且生长率较高的话,第四个危险期有可能顺利通过,死亡率将降到10%以下。 

4孵化后第20天左右,死亡率有时也很高。 

(五)中间培育 

孵化后6070天苗种可达3厘米,此时绝大多数苗种已完成变态,逐渐转入底栖生活。为提高养殖苗种质量,需转入中间培育阶段。至5厘米以上才可作为商品苗种提供养殖所用。 

放苗前用漂白液浸泡、消毒苗池,冲洗干净后,加入过滤海水备用。全长35厘米的苗种,放苗密度为10002000/平方米。培育期间饲料要求营养均衡,可使用优质的配合饲料,也可采用自制的软颗粒饲料。投喂早期每日投喂810次,随鱼体长大,渐减至34次。为防止残饵的污染,每次投饵后必须放净池水,排除沉淀的残饵和粪便,清除油膜,换水量为每天810个循环。一般情况下,从初孵仔鱼到商品苗阶段的育苗成活率为1020%,较高可达到30%左右。 

出池:大菱鲆苗种通常采取排水集苗出池,操作中应避免苗种出池损伤,苗种出池应进行质量和规格检测。 

运输:苗种的运输方式有箱式或桶式容器充气运输、活水船运输,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。运输用水水温、盐度可根据养成水环境要求提前进行调节。苗种运输应停食1天以上。 

(六)苗种质量 

1.苗种规格 

苗种规格应符合表10的要求。 

10  苗种的规格要求

苗种规格

全长(厘米

小规格苗种

5.08.0

大规格苗种

8.0

2.苗种质量 

要求色泽正常,健康无损伤残,无病害、无畸形,无白化,活动能力强,摄食良好。全长合格率、伤残率应符合表11的要求,并经卫生、检疫、商检等部门检验合格。 

11  苗种全长合格率、伤残率要求

项目

要求(%)

全长合格率

≥95

白化及伤残率

≤ 5

七)苗种病害与异常 

1苗种病害 

大菱鲆育苗过程习见病害主要有:多种弧菌病,商品鱼养成可接种该病的疫苗,苗种生产中可在饵料中添加活乳酸菌加以抑制;寄生虫病,盾纤毛虫危害最大,挪威报导其鱼苗期的死亡率达100%,我国见有与链球菌并发症而加剧死亡率。此外,膀胱结石也是512天仔鱼高死亡的原因之一,其第9天仔鱼的膀胱结石出现率可高达33%,目前仍无特别防治措施。 

2异常 

苗种培育期中出现的异常,或可导致苗种死亡,或影响养成商品鱼的价值。大菱鲆苗种培育期出现的异常个体主要有: 

1)鳔器官异常 

在早期发育一节中已简述及,在14条件下,正常发育个体中,初孵化第二天鳔原基出现;第五天出现鳔管,并开口于胃贲门部前;第八天鳔器官首次充气,气腺分化,鳔管发达;至第19天,鳔腔已充满气体,气腺最发达,鳔管已封闭,进而与稚鱼变态的同时,鳔器官又开始退化;孵化后第25天,鳔管已消失,鳔前端气腺已开始退化;第31天腹部气腺上皮也退化,鱼苗仍浮游于水层中生活;第47天,鳔泡消失,幼鱼开始营底栖生活;至第63天,鳔器官完全消失,全面转为底栖生活。而鳔器官异常个体于13日,不仅鳔体较小,且其腔内壁增生和被肥大上皮细胞占据,鳔管腔亦被上皮细胞充斥,仔鱼无法充气,这类个体均于8日后大批死亡,其死亡率可占这阶段个体总数的60%左右,有时还将更高,这种开鳔期的高死亡率,除鱼卵自身质量外,估计主要与外源性饵料质量有关。 

2白化苗问题 

大菱鲆育苗中也和牙鲆相似,经常会出现白化个体,但这种色素异常现象比牙鲆更为普遍。据朱杰等(2002)报告,大菱鲆在变态过程中,同样出现成体黑色素胞(100微米左右)替代幼体黑色素胞(200微米以上)的过程,即如20日龄仔鱼体表遍布大型菊花状幼体黑色素胞,尤以躯干部、头顶、消化道背侧特别浓密,细胞直径达220微米,故仍属于黑苗期;而24日龄稚鱼,体表大型幼体黑色素胞数量显著降低,约18/毫平方米,但细胞体积很大,一些大型胞径达200300微米,且胞体中的色素颗粒密度很大,沿胞体的树突扩散,故此时的育苗体色仍较黑;30日龄稚鱼体色变浅,呈浅棕色,黑色素胞密度稳定,约2024/毫平方米,在内外因素作用下,胞体色素颗粒扩散,幅聚程度不同,导致体色深浅不一,白化个体开始出现,其体表黑色素胞数量少于正常个体;40日龄正常发育稚鱼仍为浅棕色,菊花状黑色素胞遍布,小型成体黑色素胞开始出现,而白化个体有眼侧体表色素退化十分显著,其体表菊花状黑色素胞密度很低,且色素颗粒呈收缩状态;到60日龄,幼鱼的体色已变为银灰色,有眼侧的幼体黑色素胞已逐渐由成体黑色素胞替代,细胞总量虽增加,但由于成体黑色素胞的体积小,故致使体色很浅,无眼侧的幼体黑色素胞随变态退化,仅在鱼体边缘部位有点状残留细胞,由于成体黑色素胞不出现,因此,该侧变为白色。而白化苗种的体表两侧,随幼体的黑色素胞的消退,均不出现成体黑色素胞(图33),因此,随幼体生长发育,白化程度随之加重,皮肤透明,内脏、骨骼肌清晰可见。此时,轻度白化个体仍保留有少量点状幼体黑色素胞的分布

(图32)。上述过程说明:所谓白化只是伴随鱼体变态,幼体黑色素胞消退,而成体黑色素胞更替受阻而出现的现象。究其原因,张秀梅等(2002)进一步对饲育相同条件下,不同时相幼体的肌肉与皮肤中的DHA含量进行测定,结果进一步表明它们肌肉中的DHA含量相同,但正常体色幼体比白化幼体皮肤中的DHA含量高约1倍,笔者推测,可能是白化个体内分泌调节受阻所致,因此,进一步改善营养条件的调控可能会取得效果。 

注:本文转载自百度文库,但作了小部分更正、修改和补充,并统一了单位符号。